7月5日,2025年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的重要配套活动——贵州生态文明建设成果展在贵阳国际生态会议中心开展鸿岳资本,吸引了不少参会嘉宾驻足观看。
步入展厅,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”的醒目标语首先映入眼帘。一张张精美的图片、一段段生动的影像、一件件特色产品,共同编织成一幅贵州生态文明建设的壮美画卷。参观者可以清晰地看到,贵州如何将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,如何在保护中发展、在发展中保护,实现了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双赢。
在“黄小西吃晚饭”特色旅游展示区,来自黔西南州的参观嘉宾杨秀男驻足良久,自豪地向记者介绍家乡的生态名片——万峰林景区。“这里得天独厚的喀斯特地貌,正成为吸引沿海游客的独特优势。”杨秀男指着展板上壮美的峰林图片说道。
展开剩余56%万峰林是国家5A级景区鸿岳资本,被称为“中国锥状喀斯特博物馆”,先后获得“世界地质公园”“国家自然遗产”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”实践创新基地等多项荣誉。杨秀男介绍,黔西南州近年来充分发挥生态资源优势,重点打造万峰林、阳光谷等景区,推动文体旅深度融合发展,使这里成为了不少游客康养的首选地。
在另一侧的生态产品展区,刺梨制品、中药材、特色农产品等来自全省各地的特色产品琳琅满目,每一件产品背后都蕴含着贵州独特的生态密码。杨秀男兴奋地指着一盒八步茶说道,“这是来自我们望谟县的古树茶所产,每一片茶叶都饱含黔西南的生态精华。”
当天,展厅里人来人往,一张张展示图片组合成了一本特殊的“生态相册”,记录着贵州生态文明建设的每一个坚实步伐。
“展厅的内容详实丰富,能看到贵州生态向好向优的发展。”参观嘉宾杨莉杉是贵州大学一名在读研究生,她对展览竖起大拇指,“我觉得生态跟发展不是相悖的,生态的向好也是能带动当地的经济效益,是相辅相成的关系。”
展厅就像一扇窗口,让更多人看到了贵州人守护绿水青山的日常。从万峰林的壮美景色到一杯清香的八步茶,从游客的笑脸到村民的腰包,这些实实在在的变化正是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”的最好诠释。
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朱迪
编辑 罗昌
二审 谌思宇
三审 胡丽华鸿岳资本
发布于:贵州省阳美网官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